“第一课堂”开学第1课: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2019/09/03

9月2日,“第一课堂”——守护儿童安全公益行在 北京牧童学堂举行了一堂生动的安全互动课堂,这是“第一课堂”开展的第98场课。

“我知道,我知道:乘车要系好安全带,坐车不能把头伸到车窗外,出站不要打闹,要按秩序进出。”……课堂上,佳琦开心地和小伙伴们分享老师刚刚给大家讲解的出行安全常识,小伙伴们专心致志地听着,时不时地点头称赞。

大课堂2.jpg

第一课堂走进北京牧童学堂

据北京牧童学堂的负责人周校长介绍,幸福家庭公益中心宣教基地——北京牧童学堂位于通州区永顺镇焦王庄,是一所致力于发展根基品格和儿童良好行为模式教育的幼儿培训学校,已经帮助30多名自闭症、脑瘫等身心有缺陷的孩子融入公立教育学校。第一课堂”安全课堂已列入北京牧童学堂日常教学课程,本个学期将分别进行出行安全、用药安全、饮食安全、心理安全等主题的课堂教学。授课老师也定期参与“第一课堂”公益讲师团的培训和业务交流。周校长同时表示:作为第一课堂”公益讲师团的成员,非常有信心做好项目的推广宣传,帮助更多的特殊孩子和家庭接受新的知识和理念。

大课堂1.jpg

安全大课堂

小朋友阅读安全绘本.jpg

小朋友阅读安全绘本

第一课堂”公益项目,在新学期开学时,将在北京、厦门、深圳等多个城市陆续开展安全主题课堂,帮助广大儿童和家长在新学期伊始,注重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 。 在新的学期中,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第一课堂”公益项目主任项居平介绍,“第一课堂”公益项目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幸福家庭公益中心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指示精神。并在2019年5月,按照全国妇联部署要求,面向全国广大家庭开展的系列公益活动。目前“第一课堂”具备在医院,幼儿园、学校、社区和机构开展公益活动10000场的能力。其中,由厦门美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第一课堂”——守护儿童安全公益行,紧紧围绕“儿童安全”这个主题,在家庭、社区和幼儿园倡导“儿童健康、安全先行”的理念深入千家万户。

合影.jpg

大合影

除了出行安全,新学期开学伊始,很多孩子在入园初期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生病几率明显增加。我们再一起在温习一下下面的用药安全知识吧!

孩子生病,家长掌握用药安全的知识尤为重要。专家提示:要远离下面的用药误区。

滥用预防

不少家长看着孩子像是要生病了,就会提前用一些板蓝根或者维生素,甚至抗生素等药物。这个看起来没什么危害,但是药三分毒,对孩子肝肾等都有负担。特别是抗生素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具有一定风险,比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容易分解一种叫青霉素稀酸的杂质,它是造成过敏的祸首。一旦患儿服用,会出现小红疹、咳嗽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发生休克。并且会造成孩子身体生态失衡,从而降低孩子本身的抵抗力。

混吃药物

有些孩子病情严重,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好起来,会让孩子多吃几种药。这样做一方面会加重孩子的肝肾负担而造成肝肾损伤,另一方面药物混吃可造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或叠加疗效而发生不良发应。

用药频繁

每天用药的次数以及用药的剂量都有规定,但有的家长自认为要让孩子好得快,或者减轻症状,而自行增加用药剂量,结果导致孩子肝肾负担加重,甚至出现毒副作用。

糖水送药

药物苦涩,孩子吃不下,家长就会用糖水给孩子送药。但是红糖水的钙、铁等元素会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会降低药效。不仅如此,果汁、豆浆、牛奶等都不适合用来送药,用温开水或白开水送药效果最好。

用成人药

很多家长把成人药药量减半给孩子用,觉得这样就可以了。孩子不是缩小的成人,孩子的肝肾、神经以及各种酶发育的不够完全,即便是药量减半,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毒性太大,所以不要随便给孩子用成人药。因有些药孩子是禁用的,用药剂量不能随便掰一点。

迷信偏方

不少家长就爱用偏方,土方。但是不少偏方没有合理的科学依据,而且成分不明,用量不明,所以乱用容易耽误病情,还可能发生严重的毒副反应。即便有时候治好了,也不一定是偏方治好了孩子的病,而是孩子扛着自身痊愈了。

重药物轻护理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吃了药就没事了,别的方面也不上心。其实孩子生病,药物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调养身体,注重护理,在孩子的饮食、卫生等方面都要注意,生病期间不能吃什么,不能做什么都要监督孩子,并且好好照顾孩子。

 

分享到:

新闻动态